2023全球汽車品牌價值100強排行榜,特斯拉躍居首位
2023-4-17 10:39:10??????點擊:
報告還排出品牌綜合價值最高十大汽車集團榜單,依次為:大眾汽車集團、豐田集團、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寶馬集團、本田公司、福特汽車公司、現代汽車集團、通用汽車公司、吉利控股集團和斯泰蘭蒂斯集團。
Brand Finance使用特許費率法計算品牌在其排名表中的價值。此方法通過計算出一個品牌的特許費率來估計未來可歸因于專利使用的收入,以達成“品牌價值”。可將其理解為許可人在開放市場通過品牌授權可獲得的凈經濟利益。
排名 品牌 歸屬地 品牌價值/年增長率
1、特斯拉(Tesla) 美國 662.07億美元/+44%
2、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 德國 587.97億美元/-3%
3、豐田(Toyota) 日本 524.93億美元/-18% 豐田集團
4、寶馬(BMW) 德國 403.67億美元/+6% 寶馬集團
5、保時捷(Porsche) 德國 367.59億美元/+9% 大眾汽車集團
6、大眾(Volkswagen) 德國 339.58億美元/-17% 大眾汽車集團
7、本田(Honda) 日本 242.19億美元/-14% 本田公司
8、福特(Ford) 美國 222.67億美元/-8% 福特汽車公司
9、現代(Hyundai) 韓國 158.63億美元/+17% 現代汽車集團
10、奧迪(Audi) 德國 138.95億美元/+0% 大眾汽車集團
11、日產(Nissan) 日本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12、比亞迪(BYD) 中國 比亞迪汽車
13、雷克薩斯(Lexus) 日本 豐田集團
14、雪佛蘭(Chevrolet) 美國 通用汽車公司
15、沃爾沃(Volvo) 瑞典 沃爾沃集團/沃爾沃汽車
16、起亞(Kia) 韓國 現代汽車集團
17、法拉利(Ferrari) 意大利
18、路虎(Land Rover) 英國 塔塔汽車集團
19、鈴木(Suzuki) 日本 鈴木公司
20、斯巴魯(Subaru) 日本 豐田集團
21、雷諾(Renault) 法國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22、吉利(Geely) 中國 吉利控股集團
23、吉普(Jeep) 美國 斯泰蘭蒂斯集團
24、哈弗(Haval) 中國 長城汽車
25、凱迪拉克(Cadillac) 美國 通用汽車公司
26、吉姆西(GMC) 美國 通用汽車公司
27、蘭博基尼(Lamborghini) 意大利 大眾汽車集團
28、別克(BUICK) 美國 通用汽車公司
29、北極星(Polaris) 美國
30、馬恒達(Mahindra) 印度
31、雅馬哈汽車(Yamaha) 日本
32、五十鈴(Isuzu) 日本
33、斯堪尼亞(Scania) 瑞典 大眾汽車集團
34、賓利(Bentley) 英國 大眾汽車集團
35、蔚來(NIO) 中國
36、公羊(RAM Trucks) 美國 斯泰蘭蒂斯集團
37、標致(Peugeot) 法國 斯泰蘭蒂斯集團
38、長城(Great Wall) 中國 長城汽車
39、謳歌(Acura) 日本 本田公司
40、馬魯蒂鈴木(Maruti Suzuki) 印度 鈴木公司
41、林肯(Lincoln) 美國 福特汽車公司
42、馬自達(Mazda) 日本
43、理想汽車(LI AUTO) 中國
44、極星汽車(Polestar) 瑞典 吉利控股集團
45、斯柯達(Skoda) 捷克 大眾汽車集團
46、小鵬(Xpeng) 中國
47、哈雷戴維森(Harley-Davidson) 美國
48、巴賈吉汽車(Bajaj Auto) 印度
49、勞斯萊斯(Rolls Royce) 英國 寶馬集團
50、菲亞特(Fiat) 意大利 斯泰蘭蒂斯集團
51、捷豹(Jaguar) 英國 塔塔汽車集團
52、Hero 印度
53、曼恩(MAN) 德國 大眾汽車集團
54、宋(Song) 中國 比亞迪汽車
55、FISKER 美國
56、福田(Foton) 中國 北汽集團
57、迷你(Mini) 英國 寶馬集團
58、漢(Han) 中國 比亞迪汽車
59、東風(Dongfeng) 中國
60、瑪莎拉蒂(Maserati) 意大利 斯泰蘭蒂斯集團
61、塔塔汽車(Tata Motors) 印度 塔塔汽車集團
62、長安(Changan) 中國
63、歐寶(Opel) 德國 斯泰蘭蒂斯集團
64、依維柯(Iveco) 意大利
65、肯沃斯(Kenworth) 美國 帕卡集團
66、廣汽(GAC) 中國
67、雪鐵龍(Citroen) 法國 斯泰蘭蒂斯集團
68、一汽解放(FAW Jiefang) 中國 一汽集團
69、達契亞(Dacia) 羅馬尼亞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70、阿斯頓馬丁(Aston Martin) 英國
71、中國重汽(Sinotruk) 中國
72、五菱(Wuling) 中國 上汽集團
73、日野(Hino) 日本 豐田集團
74、達夫(DAF) 荷蘭 帕卡集團
75、江淮汽車(JAC Motors) 中國
76、TVS 印度
77、宇通(Yutong) 中國
78、阿斯霍克雷蘭德(Ashok Leyland) 印度
79、皇家恩菲爾德(Royal Enfield) 印度
80、豪士科(oshkosh) 美國
81、Rivian 美國
82、唐(Tang) 中國 比亞迪汽車
83、小康(Sokon) 中國
84、邁凱倫(McLaren) 英國
85、道奇(Dodge) 美國 Stellantis集團
86、大發(Daihatsu) 日本 豐田集團
87、北汽藍谷(BAIC Bluepark) 中國
88、帕卡(Paccar) 美國 帕卡集團
89、榮威(Roewe) 中國 上汽集團
90、西雅特(Seat) 西班牙 大眾汽車集團
91、KTM 奧地利
92、彼得比爾特(Peterbilt) 美國 帕卡集團
93、Alpine 法國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94、拉達(Lada) 俄羅斯 伏爾加汽車
95、沃克斯豪爾(Vauxhall) 英國 斯泰蘭蒂斯集團
96、Lucid Motors 美國
97、秦(Qin) 中國 比亞迪汽車
98、裕隆(Yulon) 中國臺灣
99、馬克(Mack) 美國 沃爾沃集團
100、歐拉(Ora) 中國 長城汽車
Brand Finance使用特許費率法計算品牌在其排名表中的價值。此方法通過計算出一個品牌的特許費率來估計未來可歸因于專利使用的收入,以達成“品牌價值”。可將其理解為許可人在開放市場通過品牌授權可獲得的凈經濟利益。
排名 品牌 歸屬地 品牌價值/年增長率
1、特斯拉(Tesla) 美國 662.07億美元/+44%
2、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 德國 587.97億美元/-3%
3、豐田(Toyota) 日本 524.93億美元/-18% 豐田集團
4、寶馬(BMW) 德國 403.67億美元/+6% 寶馬集團
5、保時捷(Porsche) 德國 367.59億美元/+9% 大眾汽車集團
6、大眾(Volkswagen) 德國 339.58億美元/-17% 大眾汽車集團
7、本田(Honda) 日本 242.19億美元/-14% 本田公司
8、福特(Ford) 美國 222.67億美元/-8% 福特汽車公司
9、現代(Hyundai) 韓國 158.63億美元/+17% 現代汽車集團
10、奧迪(Audi) 德國 138.95億美元/+0% 大眾汽車集團
11、日產(Nissan) 日本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12、比亞迪(BYD) 中國 比亞迪汽車
13、雷克薩斯(Lexus) 日本 豐田集團
14、雪佛蘭(Chevrolet) 美國 通用汽車公司
15、沃爾沃(Volvo) 瑞典 沃爾沃集團/沃爾沃汽車
16、起亞(Kia) 韓國 現代汽車集團
17、法拉利(Ferrari) 意大利
18、路虎(Land Rover) 英國 塔塔汽車集團
19、鈴木(Suzuki) 日本 鈴木公司
20、斯巴魯(Subaru) 日本 豐田集團
21、雷諾(Renault) 法國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22、吉利(Geely) 中國 吉利控股集團
23、吉普(Jeep) 美國 斯泰蘭蒂斯集團
24、哈弗(Haval) 中國 長城汽車
25、凱迪拉克(Cadillac) 美國 通用汽車公司
26、吉姆西(GMC) 美國 通用汽車公司
27、蘭博基尼(Lamborghini) 意大利 大眾汽車集團
28、別克(BUICK) 美國 通用汽車公司
29、北極星(Polaris) 美國
30、馬恒達(Mahindra) 印度
31、雅馬哈汽車(Yamaha) 日本
32、五十鈴(Isuzu) 日本
33、斯堪尼亞(Scania) 瑞典 大眾汽車集團
34、賓利(Bentley) 英國 大眾汽車集團
35、蔚來(NIO) 中國
36、公羊(RAM Trucks) 美國 斯泰蘭蒂斯集團
37、標致(Peugeot) 法國 斯泰蘭蒂斯集團
38、長城(Great Wall) 中國 長城汽車
39、謳歌(Acura) 日本 本田公司
40、馬魯蒂鈴木(Maruti Suzuki) 印度 鈴木公司
41、林肯(Lincoln) 美國 福特汽車公司
42、馬自達(Mazda) 日本
43、理想汽車(LI AUTO) 中國
44、極星汽車(Polestar) 瑞典 吉利控股集團
45、斯柯達(Skoda) 捷克 大眾汽車集團
46、小鵬(Xpeng) 中國
47、哈雷戴維森(Harley-Davidson) 美國
48、巴賈吉汽車(Bajaj Auto) 印度
49、勞斯萊斯(Rolls Royce) 英國 寶馬集團
50、菲亞特(Fiat) 意大利 斯泰蘭蒂斯集團
51、捷豹(Jaguar) 英國 塔塔汽車集團
52、Hero 印度
53、曼恩(MAN) 德國 大眾汽車集團
54、宋(Song) 中國 比亞迪汽車
55、FISKER 美國
56、福田(Foton) 中國 北汽集團
57、迷你(Mini) 英國 寶馬集團
58、漢(Han) 中國 比亞迪汽車
59、東風(Dongfeng) 中國
60、瑪莎拉蒂(Maserati) 意大利 斯泰蘭蒂斯集團
61、塔塔汽車(Tata Motors) 印度 塔塔汽車集團
62、長安(Changan) 中國
63、歐寶(Opel) 德國 斯泰蘭蒂斯集團
64、依維柯(Iveco) 意大利
65、肯沃斯(Kenworth) 美國 帕卡集團
66、廣汽(GAC) 中國
67、雪鐵龍(Citroen) 法國 斯泰蘭蒂斯集團
68、一汽解放(FAW Jiefang) 中國 一汽集團
69、達契亞(Dacia) 羅馬尼亞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70、阿斯頓馬丁(Aston Martin) 英國
71、中國重汽(Sinotruk) 中國
72、五菱(Wuling) 中國 上汽集團
73、日野(Hino) 日本 豐田集團
74、達夫(DAF) 荷蘭 帕卡集團
75、江淮汽車(JAC Motors) 中國
76、TVS 印度
77、宇通(Yutong) 中國
78、阿斯霍克雷蘭德(Ashok Leyland) 印度
79、皇家恩菲爾德(Royal Enfield) 印度
80、豪士科(oshkosh) 美國
81、Rivian 美國
82、唐(Tang) 中國 比亞迪汽車
83、小康(Sokon) 中國
84、邁凱倫(McLaren) 英國
85、道奇(Dodge) 美國 Stellantis集團
86、大發(Daihatsu) 日本 豐田集團
87、北汽藍谷(BAIC Bluepark) 中國
88、帕卡(Paccar) 美國 帕卡集團
89、榮威(Roewe) 中國 上汽集團
90、西雅特(Seat) 西班牙 大眾汽車集團
91、KTM 奧地利
92、彼得比爾特(Peterbilt) 美國 帕卡集團
93、Alpine 法國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94、拉達(Lada) 俄羅斯 伏爾加汽車
95、沃克斯豪爾(Vauxhall) 英國 斯泰蘭蒂斯集團
96、Lucid Motors 美國
97、秦(Qin) 中國 比亞迪汽車
98、裕隆(Yulon) 中國臺灣
99、馬克(Mack) 美國 沃爾沃集團
100、歐拉(Ora) 中國 長城汽車
- 上一篇:臺積電在德國晶圓廠建廠計劃情況:或在夏季決定 2023/4/17
- 下一篇:北京大學6G無線通信新技術:新型微波濾波器芯片 202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