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風云突變?阿里達摩院業務轉至菜鳥,圖森未來犯“難”
2023-6-21 9:55:14??????點擊:
阿里巴巴旗下達摩院裁撤自動駕駛相關業務和團隊,并將其合并到菜鳥CTO下屬技術團隊。據了解,該業務僅近百人將轉入菜鳥,其余近200人將內部轉崗或者被裁。
2020年云棲大會,達摩院第一次提出了自動駕駛另外一條道路,通用性與場景性探索。據達摩院DAMO發布信息稱,“小蠻驢”集成了達摩院的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具有類人認知智能,大腦應急反應速度達到人類7倍,只用0.01秒就能判別100個以上行人和車輛的行動意圖,自動駕駛率高達99.9999%。
后來,在2021年9月舉辦的云溪大會期間,阿里巴巴達摩院表示,在實際應用場景中,自動駕駛達到L4級別的小蠻驢,將自動駕駛技術與物流攬收場景、即時配送場景進行結合,實現智能、高效、安全、環保的貨物流轉與投遞,行業內率先實現末端配送無人車產品化、規模化生產及常態化運營。當時,小蠻驢已經在國內多個城市的200多個高校、數十個社區、園區進行常態化運營,解決物流的最后三公里問題,實現末端無接觸配送。
阿里巴巴達摩院表示,隨著未來技術的不斷發展,將產品延伸到公開道路,把公開道路的物流無人車與末端物流機器人協同,實現全鏈路無人化的智慧新物流體系。
一年后,也就是在2021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王剛宣布,達摩院正在研發L4級自動駕駛卡車“大蠻驢”,據稱當時其已與菜鳥合作,開始小范圍路測。
2022年6月,阿里宣布獲得浙江某地頒發的L4級自動駕駛卡車公開道路測試牌照。由此,阿里達摩院研發的無人卡車“大蠻驢”,可以在指定區域開展路測,其中包括部分高速路段。
而此次達摩院裁撤自動駕駛業務,將其并入菜鳥,并進行“再利用”。從表面上來看,達摩院自動駕駛業務調整,是隨著近期阿里巴巴重大戰略決策所作出的決定,但是實質上,更可能會被視為“戰略收縮”或是“縮減開支”,因為,此前集團層面已著手將“各業務進行拆分治理”,并且各業務未來可能會單獨上市。
3月28日,阿里巴巴宣布“1+6+N”組織變革,設立阿里云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大文娛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實行各業務集團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對各自經營結果負總責。這次組織架構調整是從集團頂層入手,重新定義和構造阿里巴巴集團與各業務的治理關系,被認為是“阿里巴巴24年來最重要的一次組織變革”。
來自阿里巴巴官網
據阿里巴巴全員信息披露,張勇在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兼CEO的同時,兼任阿里云智能集團CEO;戴珊任淘寶天貓商業集團CEO;俞永福任本地生活集團CEO;萬霖繼續擔任菜鳥集團CEO;蔣凡任國際數字商業集團CEO;樊路遠任大文娛集團CEO。其他公司也將獨立經營管理。 張勇在信中表示:“市場是最好的試金石,未來,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
至此,阿里巴巴業務調整仍未完成。
據晚點 LatePost 5月15日發布信息稱,阿里集團近期對集團的技術、財務、人力資源、市場等中臺業務進行了一輪調整分流。
在這次調整中,承擔 “技術中臺” 作用的 CTO 線一分為二:“數據中臺” 獨立成了子公司愛橙技術,由阿里原 CTO 吳澤明(花名:范禹)任 CEO。新公司需要自己開拓業務和市場,自負盈虧;“業務中臺” 各團隊并入了淘天集團(即淘寶天貓商業集團),按照具體業務如營銷、交易等,與原淘寶的技術線團隊合并。
自動駕駛業務回歸至菜鳥
2017年10月,達摩院成立,作為阿里巴巴集團投資的基礎科學研究機構,其研究領域包括了機器智能、數據計算、機器人研究、金融科技、X實驗室等五大項,為此,在達摩院成立之初,馬云就宣布要投入千億元。
按照構想,阿里巴巴達摩院由三大主體組成,一是在全球建設的自主研究中心;二是與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的聯合實驗室;三是全球開放研究項目-阿里巴巴創新研究計劃(AIR計劃)。
5年來,達摩院匯集了世界頂尖科學家,建立了15個實驗室,其中包括新成立的5G研究實驗室。在研發項目上,達摩院在機器智能、數據計算、機器人等5個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囊括了40多個世界第一。比如,在數據計算領域,達摩院推出了國內最大的計算平臺——飛天云操作系統等。這些我們能夠看到的,些許是阿里或者阿里旗下達摩院努力后所取得的成果,但是沒看到的可能更多的只是“埋頭苦干”和“未見的成果”。
原本,達摩院自動駕駛業務也就是從菜鳥起步,現在又回到菜鳥,而不是將其直接關閉,畢竟可將研發成果進行場景化再利用。
全球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圖森未來(TuSimple)遇到"難處"
5 月 11 日,TuSimple宣布,TuSimple Holdings Inc.(以下簡稱“該公司”)于 2023 年 5 月 5 日收到了納斯達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表明,由于該公司沒有及時提交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的季度報告 10-Q 表(“10-Q 表”)和 10-K 表的年度報告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年度(“10-K 表格”),該公司不符合納斯達克上市規則 5250(c)(1)(“上市規則”),納斯達克已決定拒絕公司的要求繼續在納斯達克上市。該通知指出,除非公司對退市決定提出上訴,否則公司的交易。
對此,該公司打算就納斯達克的退市決定向納斯達克聽證會小組(“聽證會小組”)提出上訴,并要求將暫停公司證券交易的期限延長至聽證會日期。聽證會通常安排在聽證請求日期后約 30 至 45 天舉行。但是,無法保證向聽證會小組提出的暫停或上訴請求會成功,或者 10-Q 和 10-K 表格會及時提交或根本不會提交。
而此前,該公司最新發布的發布財報還是去年第三季度的。據財報顯示,圖森未來2022年第三季度營收為265.3萬美元,上年同期為178.5萬美元,同比增長48.63%;凈虧損1.13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15億美元。
2020年云棲大會,達摩院第一次提出了自動駕駛另外一條道路,通用性與場景性探索。據達摩院DAMO發布信息稱,“小蠻驢”集成了達摩院的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具有類人認知智能,大腦應急反應速度達到人類7倍,只用0.01秒就能判別100個以上行人和車輛的行動意圖,自動駕駛率高達99.9999%。
后來,在2021年9月舉辦的云溪大會期間,阿里巴巴達摩院表示,在實際應用場景中,自動駕駛達到L4級別的小蠻驢,將自動駕駛技術與物流攬收場景、即時配送場景進行結合,實現智能、高效、安全、環保的貨物流轉與投遞,行業內率先實現末端配送無人車產品化、規模化生產及常態化運營。當時,小蠻驢已經在國內多個城市的200多個高校、數十個社區、園區進行常態化運營,解決物流的最后三公里問題,實現末端無接觸配送。
阿里巴巴達摩院表示,隨著未來技術的不斷發展,將產品延伸到公開道路,把公開道路的物流無人車與末端物流機器人協同,實現全鏈路無人化的智慧新物流體系。
一年后,也就是在2021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王剛宣布,達摩院正在研發L4級自動駕駛卡車“大蠻驢”,據稱當時其已與菜鳥合作,開始小范圍路測。
2022年6月,阿里宣布獲得浙江某地頒發的L4級自動駕駛卡車公開道路測試牌照。由此,阿里達摩院研發的無人卡車“大蠻驢”,可以在指定區域開展路測,其中包括部分高速路段。
而此次達摩院裁撤自動駕駛業務,將其并入菜鳥,并進行“再利用”。從表面上來看,達摩院自動駕駛業務調整,是隨著近期阿里巴巴重大戰略決策所作出的決定,但是實質上,更可能會被視為“戰略收縮”或是“縮減開支”,因為,此前集團層面已著手將“各業務進行拆分治理”,并且各業務未來可能會單獨上市。
3月28日,阿里巴巴宣布“1+6+N”組織變革,設立阿里云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大文娛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實行各業務集團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對各自經營結果負總責。這次組織架構調整是從集團頂層入手,重新定義和構造阿里巴巴集團與各業務的治理關系,被認為是“阿里巴巴24年來最重要的一次組織變革”。
來自阿里巴巴官網
據阿里巴巴全員信息披露,張勇在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兼CEO的同時,兼任阿里云智能集團CEO;戴珊任淘寶天貓商業集團CEO;俞永福任本地生活集團CEO;萬霖繼續擔任菜鳥集團CEO;蔣凡任國際數字商業集團CEO;樊路遠任大文娛集團CEO。其他公司也將獨立經營管理。 張勇在信中表示:“市場是最好的試金石,未來,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
至此,阿里巴巴業務調整仍未完成。
據晚點 LatePost 5月15日發布信息稱,阿里集團近期對集團的技術、財務、人力資源、市場等中臺業務進行了一輪調整分流。
在這次調整中,承擔 “技術中臺” 作用的 CTO 線一分為二:“數據中臺” 獨立成了子公司愛橙技術,由阿里原 CTO 吳澤明(花名:范禹)任 CEO。新公司需要自己開拓業務和市場,自負盈虧;“業務中臺” 各團隊并入了淘天集團(即淘寶天貓商業集團),按照具體業務如營銷、交易等,與原淘寶的技術線團隊合并。
自動駕駛業務回歸至菜鳥
2017年10月,達摩院成立,作為阿里巴巴集團投資的基礎科學研究機構,其研究領域包括了機器智能、數據計算、機器人研究、金融科技、X實驗室等五大項,為此,在達摩院成立之初,馬云就宣布要投入千億元。
按照構想,阿里巴巴達摩院由三大主體組成,一是在全球建設的自主研究中心;二是與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的聯合實驗室;三是全球開放研究項目-阿里巴巴創新研究計劃(AIR計劃)。
5年來,達摩院匯集了世界頂尖科學家,建立了15個實驗室,其中包括新成立的5G研究實驗室。在研發項目上,達摩院在機器智能、數據計算、機器人等5個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囊括了40多個世界第一。比如,在數據計算領域,達摩院推出了國內最大的計算平臺——飛天云操作系統等。這些我們能夠看到的,些許是阿里或者阿里旗下達摩院努力后所取得的成果,但是沒看到的可能更多的只是“埋頭苦干”和“未見的成果”。
原本,達摩院自動駕駛業務也就是從菜鳥起步,現在又回到菜鳥,而不是將其直接關閉,畢竟可將研發成果進行場景化再利用。
全球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圖森未來(TuSimple)遇到"難處"
5 月 11 日,TuSimple宣布,TuSimple Holdings Inc.(以下簡稱“該公司”)于 2023 年 5 月 5 日收到了納斯達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表明,由于該公司沒有及時提交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的季度報告 10-Q 表(“10-Q 表”)和 10-K 表的年度報告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年度(“10-K 表格”),該公司不符合納斯達克上市規則 5250(c)(1)(“上市規則”),納斯達克已決定拒絕公司的要求繼續在納斯達克上市。該通知指出,除非公司對退市決定提出上訴,否則公司的交易。
對此,該公司打算就納斯達克的退市決定向納斯達克聽證會小組(“聽證會小組”)提出上訴,并要求將暫停公司證券交易的期限延長至聽證會日期。聽證會通常安排在聽證請求日期后約 30 至 45 天舉行。但是,無法保證向聽證會小組提出的暫停或上訴請求會成功,或者 10-Q 和 10-K 表格會及時提交或根本不會提交。
而此前,該公司最新發布的發布財報還是去年第三季度的。據財報顯示,圖森未來2022年第三季度營收為265.3萬美元,上年同期為178.5萬美元,同比增長48.63%;凈虧損1.13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15億美元。
- 上一篇:圖森未來在中國測試將人類司機從自動駕駛卡車中移除 2023/6/25
- 下一篇:淺談三種主要電機的實物結構及其應用電路 2023/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