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最大的敵人,你知道是誰嗎?
智能音箱最大的敵人,你知道是誰嗎? | 智慧產品圈
要說近來什么智能硬件最火,那絕對是智能音箱。這場由Echo的成功而挑起的戰火燃起了太多關于AI、關于入口、關于布局這些攸關未來的野心,巨頭們唯恐掉隊,唯恐失去風口的契機,而紛紛走進這一不斷激烈的戰場。
然而,現實是,艷羨Echo的心理卻沒能帶來Echo的輝煌。以國內最早推出的叮咚音箱為例,即使宣稱市場份額占據80%以上,至今的年銷量也沒有達到爆品的入門級別百萬級。從今年開始,各路玩家的智能音箱產品扎堆上市是否可以催熟這一品類,小編認為希望依然渺茫。
01
在中國,智能音箱難成為爆品
按照前一段時間在微信圈里重新又熱炒一遍的“定位理論”,智能音箱最大的先天缺陷在于使用場景不清晰而導致的產品定位不明確,這個問題在中國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更加突出。
即使以最成功的Echo為例,各種調查數據都顯示,盡管Echo上承載的Skills已有近千項,用戶使用最多依然還是最簡單的幾個功能:播放音樂(包括本地音樂和網絡音樂)、設定鬧鐘、開關燈。
一個可能被很多智能音箱玩家所忽略的事實是,在Echo所有的銷量中,入門級產品Echo Dot的銷量超過一半。它沒有喇叭,需要跟家里原有的傳統音箱連在一起,將其變成可用語音控制的音箱。由此可見,音樂播放確實占據了Echo使用場景中相當大的部分。
放到國內來看,播放音樂顯然不是智能音箱的賣點。目前廠家宣傳的“智能”亮點體現在智能家居設備的語音中控中心和衍生內容服務,以此爭奪家庭物聯網和家庭移動互聯網的入口。
想成為家庭物聯網的入口,至少家里得有物可聯。但是智能家居產業目前堪憂的發展現狀使得,有成套、成系統智能設備的家庭并不多,智能音箱作為語音中控中心也就無從談起。
而想成為家庭移動互聯網的內容和服務入口,智能音箱需要面對它最大的敵人。
02
智能音箱最大的敵人是智能手機
目前看來,廠家在宣傳智能音箱的使用場景時,都將其限定在家庭內。由此產生的問題是,智能音箱最大的敵人恰恰是已經過度發達的手機。
在中國,以智能手機為基礎的移動互聯網產業在全世界都處于領先水平,這是國人的驕傲。但對于其他生活服務類智能硬件產品來說,手機已經成為了人們時間和注意力的黑洞,玩手機已經成為很多人在家做的唯一一件事情。
任何生活服務類智能硬件產品都面臨著跟手機搶奪用戶時間,和改變用戶習慣的難題。
智能音箱也不例外,還是以智能音箱宣傳的內容和服務來分析。最近喜馬拉雅推出的小雅音箱就是主打海量音頻內容,如果只是收聽內容,是否一定需要一個音箱?在家庭環境里,用音箱播放音頻內容對于不喜歡這個內容的家庭成員來說,很可能變成了噪音,還不如用手機收聽來得私密、省心。
關于生活助手的服務,用戶獲得滿意的服務體驗的前提是,語音AI水平的成熟度能支撐起基本、簡單的自然對話。而已目前的技術水平,在家庭復雜場景的語義理解和多輪人機對話上,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因此,很有可能,智能音箱買回家一段時間之后,用戶還是把它用回了一個藍牙音箱,當用戶需要內容和服務時,又回到了手機上。
03
智能音箱只能慢熱,甚至可能只是一個過渡
看過《鋼鐵俠》的人,肯定都會幻想自己的家里也能有一個全能的虛擬語音管家“JARVIS”。其實,智能音箱就是JARVIS的初級版本和實體化身。JARVIS的全稱是Just a Rather Very Intelligent System(只是一個相當聰明的智能系統),這倒是給以智能音箱為代表的智能語音產品提供了方向——一個家庭智能系統。
智能音箱希望做到控制家庭所有設備,但遠場拾音限制了語音交互的空間距離。未來,家庭語音交互系統應該是分布式,而不是集中式。用戶走到任何角落都有拾音設備,或者家庭設備自帶語音交互功能。
在家電行業已經出現這樣的產品了,比如長虹、創維早就推出的語音電視,包括前不久百度在發布會上開放了DuerOS語音操作系統,而海爾和美的都在與百度合作開發自己的語音家電。
智能音箱的玩家們都想盡快在國內復制Echo的成功,但現實卻是周邊產業的現狀嚴重阻礙了用戶對智能音箱的接受熱情。在現階段,家庭用戶還看不到這款產品對自己的價值。因此,智能音箱只能是一個慢熱的過程,需要等待智能家居、智能家電的系統整合。
與此同時,跟智能音箱爭奪家庭各種入口的還有機器人,智能音箱的功能幾乎都可以整合到機器人上。而在人機交互上,機器人有顏值、表情、肢體動作的優勢,恐怕會更加獲得用戶的喜愛。
機器人的技術難度要遠高于智能音箱,在技術演進的過程中,智能音箱算是抓住了一個機器人技術成熟之前的窗口期。當這個窗口逐漸關閉之后,智能音箱甚至可能作為向高階智能產品的過渡而被逐漸淘汰掉。
04
結語
從人機交互的歷程上看,觸摸交互到語音交互確實是未來的趨勢。智能音箱作為語音交互的硬件載體,可以起到教育市場、教育用戶的作用。
更為重要的是,這樣一種明星產品會吸引大量資源投入其中,打磨語音識別、語義識別、NLP等功力,提升語音AI的技術水平,使得機器越來越接近于能跟人類進行正常自然對話。從這個層面上說,作為生活消費品的智能音箱算是開啟了一個語音時代的序幕。
盡管目前C端用戶對智能音箱還沒有表現出太多熱情,作為智能音箱產業和廠家來說,也并非沒有市場機會,以后會繼續跟大家探討。
- 上一篇:Google Home或Amazon Echo值得買嗎? 語 2017/8/15
- 下一篇:重磅丨國務院頒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AI智能 2017/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