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助手紛紛崛起,語音芯片的正確姿勢是什么?
毫無疑問,深入到生活、工作、社會管理各個場景的智能硬件是“智能+”最重要的落地承載之一,而“智能+”的實現肯定不是某一個企業能完成,要更快速、更有效率地實現智能硬件的全面化、普及化,焦點還是回到那些通過賦能的方式構建智能硬件生態的玩家身上。
這其中,又以語音AI平臺推進“智能+”的能力最強,以百度為例,目前搭載小度智能語音助手的智能設備激活數量已突破2億臺,在智能家居、移動通訊、車載系統、智能穿戴及更多細分品類上實現了語音交互的智能化,全品類+軟硬一體化的生態形成。
這樣的“智能+”推進能力無疑是驚人的,行業里除了小度助手,蘋果、三星、小米等玩家也在入場,只不過玩法各不一樣。
三種方式入場,“城市群”才是“全品類”的正確姿勢
雖然嘴上都在說開放,但從生態的開放程度來看,各語音AI開放平臺的“智能+”推進模式有著維度上的不同,總體而言,巨頭入場的方式可以分為以下三類,層層遞進品類越來越豐富:
這其實符合百度向來以開放+強力AI技術勢能自居的調性。作為技術派,根據公開數據,搭載小度智能語音助手的智能設備激活數量已突破2億臺,同時,小度助手的合作伙伴數量已經超過300家,內置小度助手的主控設備超過160多款。各式各樣的玩具市場也是語音芯片的需求者。
從上往下看,這個群落中有移動通訊、智能家居、智能車載、智能穿戴等不同的“城市”,其中移動通訊、智能家居由于市場地位和發展程度可看作其中的“核心城市”,其他則是被帶動的協同城市;
從下往上看,由于生態的開放性,各個“城”里又有不同的智能硬件玩家,它們是建設者,其中百度本身即是領頭的,小度智能音箱、小度在家之類的產品更像是地標建筑;
從里往外看,如同現實中的城市群往往都有特殊的地緣、文化“軟環境”,百度的全品類城市群的軟環境依托于其小度助手的AI語音交互及產品開發延展能力。
- 上一篇:替代華為設備要7年?英國不理大美帝國反對,仍同意讓華為參與5 2019/12/31
- 下一篇:我大中國半導體行業 明年將掌握14nm 工藝技術 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