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將重新開放百億美元芯片補貼計劃申請
2023-5-11 11:42:50??????點擊:
印度將重新努力吸引潛在的芯片制造商進入該國,計劃重新啟動100億美元的獎勵和援助申請程序,旨在鼓勵本地芯片制造。政府最初只給公司45天的時間提交申請。
報道指出,印度政府承諾為建造芯片制造廠的成本提供高達一半的資金,但2022年這一程序最開始啟動僅吸引到3名申請者,包括瓦達塔有限公司(Vedanta Resources Ltd.)和鴻海精密(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以及包括高塔半導體(Tower Semiconductor Ltd)在內的一個財團,不過這些申請都未取得進展——到目前為止,這些申請都沒有取得什么進展。
延伸閱讀:好事近!鴻海合資建印度晶圓廠有新消息
知情人士說,印度現在計劃允許公司再次申請,并將接受申請,直到其預算的100億美元激勵措施用完為止。
報道稱,包括Vedanta在內的任何芯片項目都必須進行詳細闡述,是否與生產技術合作伙伴簽訂了堅定的、具有約束力的協議,以及包括股權和債務安排在內的融資計劃。申請人還需要闡述他們未來生產的半導體類型及其目標客戶。為了獲得50%的國家支持,公司需要使用相對復雜的28納米或更先進的技術制造芯片。
Vedanta首席執行官David Reed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項目“步入正軌”,該合資企業將于今年第四季度在一處場地破土動工,并于2027年上半年獲得利潤。他的合作伙伴的母公司鴻海精密,已為該合資企業獲得“生產級、大批量40納米技術”以及“開發級28納米技術”,但未透露該技術的來源。
另外,因為英特爾公司正在努力完成對高塔半導體的收購,高塔半導體在內的財團計劃投資30億美元在卡納塔克邦南部的一家制造工廠陷入停滯。
近年來,出于發展經濟、穩定供應鏈的戰略需要,印度正大力布局發展半導體產業。除了2021年批準了一項價值100億美元的激勵計劃外,2022年還宣布了一項投資達7600億盧比(約合626億元人民幣)的生產激勵計劃。目標是在未來3~5年內確保印度國內所需芯片不會突然短缺,避免因短缺問題引發電子產品、汽車和高科技產品各個領域的芯片價格大幅上漲。
隨著電子制造商將組裝業務遷往該國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印度的芯片消費量正在上升。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數據,印度的芯片市場將在 2026 年達到約 640 億美元,是 2019 年的三倍。
對于印度政府的伸出的橄欖枝,不僅印度本土制造企業表現出濃厚興趣,也吸引到多家外來企業投資建廠。
延伸閱讀:誰是蘋果在印度的合同制造商?
此前有消息稱,印度本土企業Sahasra Semiconductors已經投資75億盧比用于建立存儲芯片工廠。
外資企業方面,鴻海集團與Vedanta合作興建28納米12英寸晶圓廠,預計2025年投入運作,初期月產能為4萬片;國際半導體財團ISMC計劃在印度投資30億美元建立晶圓廠,初期計劃生產65納米邏輯芯片;新加坡投資集團IGSS 也計劃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投資32.5億美元建立晶圓廠。
此外,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也在今年初證實,與印度政府簽署了合作協議,將協助在當地建立半導體晶圓廠,但具體細節尚未敲定,初期可能得印度政府劃撥土地,并做好水電配套后,雙方再簽署合作協議。
報道指出,印度政府承諾為建造芯片制造廠的成本提供高達一半的資金,但2022年這一程序最開始啟動僅吸引到3名申請者,包括瓦達塔有限公司(Vedanta Resources Ltd.)和鴻海精密(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以及包括高塔半導體(Tower Semiconductor Ltd)在內的一個財團,不過這些申請都未取得進展——到目前為止,這些申請都沒有取得什么進展。
延伸閱讀:好事近!鴻海合資建印度晶圓廠有新消息
知情人士說,印度現在計劃允許公司再次申請,并將接受申請,直到其預算的100億美元激勵措施用完為止。
報道稱,包括Vedanta在內的任何芯片項目都必須進行詳細闡述,是否與生產技術合作伙伴簽訂了堅定的、具有約束力的協議,以及包括股權和債務安排在內的融資計劃。申請人還需要闡述他們未來生產的半導體類型及其目標客戶。為了獲得50%的國家支持,公司需要使用相對復雜的28納米或更先進的技術制造芯片。
Vedanta首席執行官David Reed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項目“步入正軌”,該合資企業將于今年第四季度在一處場地破土動工,并于2027年上半年獲得利潤。他的合作伙伴的母公司鴻海精密,已為該合資企業獲得“生產級、大批量40納米技術”以及“開發級28納米技術”,但未透露該技術的來源。
另外,因為英特爾公司正在努力完成對高塔半導體的收購,高塔半導體在內的財團計劃投資30億美元在卡納塔克邦南部的一家制造工廠陷入停滯。
近年來,出于發展經濟、穩定供應鏈的戰略需要,印度正大力布局發展半導體產業。除了2021年批準了一項價值100億美元的激勵計劃外,2022年還宣布了一項投資達7600億盧比(約合626億元人民幣)的生產激勵計劃。目標是在未來3~5年內確保印度國內所需芯片不會突然短缺,避免因短缺問題引發電子產品、汽車和高科技產品各個領域的芯片價格大幅上漲。
隨著電子制造商將組裝業務遷往該國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印度的芯片消費量正在上升。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數據,印度的芯片市場將在 2026 年達到約 640 億美元,是 2019 年的三倍。
對于印度政府的伸出的橄欖枝,不僅印度本土制造企業表現出濃厚興趣,也吸引到多家外來企業投資建廠。
延伸閱讀:誰是蘋果在印度的合同制造商?
此前有消息稱,印度本土企業Sahasra Semiconductors已經投資75億盧比用于建立存儲芯片工廠。
外資企業方面,鴻海集團與Vedanta合作興建28納米12英寸晶圓廠,預計2025年投入運作,初期月產能為4萬片;國際半導體財團ISMC計劃在印度投資30億美元建立晶圓廠,初期計劃生產65納米邏輯芯片;新加坡投資集團IGSS 也計劃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投資32.5億美元建立晶圓廠。
此外,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也在今年初證實,與印度政府簽署了合作協議,將協助在當地建立半導體晶圓廠,但具體細節尚未敲定,初期可能得印度政府劃撥土地,并做好水電配套后,雙方再簽署合作協議。
- 上一篇:韓國發布芯片發展十年藍圖,確保存儲及代工的“超級差距” 2023/5/11
- 下一篇:五一消費觀察:出行火熱,量強于價 2023/5/10